河北省重大危险源分级评定办法

 

第一部分  
 
1、范围
本办法规定了重大危险源的分级方法。
本办法适用于河北省内各类企业或组织内构成的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
本办法不适用于军事设施、危险化学品的运输、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活动、核设施、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民用爆炸物品、放射性物质、核能物质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1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55号《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6号《矿山安全监察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49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8号令《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河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8号《河北省安全生产条例》
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07〕第13河北省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办法
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09〕第12号《河北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规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0号《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2003〕第1号《危险化学品名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2003〕第2号《剧毒化学品目录》
GB16423《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
GB12719《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
AQ2033《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紧急避险系统建设规范》
GB182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12268《危险货物品名表》
GB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Z230《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GB50028《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AQ2006《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
AQ8001《安全评价通则》
TSGR0004《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D0001《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
HG20660《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
GB50161《烟花爆竹工程设计安全规范》
GB20592《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急性毒性》
3术语和定义
3.1重大危险源
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的数量及其他存在的危险能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设施和场所)。
3.2单元
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3.3临界量
对于某种、某类危险物质或某种危险能量规定的数值,若单元中的危险物质或危险能量数值等于或超过该数值,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4重大危险源分类辨识范围
4.1储存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的贮罐区或者单个贮罐;
4.2储存烟火剂、烟花爆竹及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库区或者单个库房;
4.3生产、使用烟火剂、烟花爆竹及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生产场所;
4.4输送可燃、易燃、有毒气体的长输管道,中压及以上的燃气管道,输送可燃、有毒等危险流体介质的工业管道;
4.5蒸汽锅炉、热水锅炉;
4.6易燃介质和介质毒性程度为中度以上的压力容器;
4.7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有煤尘爆炸危险,水文地质条件复杂,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Ⅰ类、Ⅱ类(自燃倾向性为容易自燃、自燃),煤层冲击倾向为中等及以上的煤矿矿井;
4.8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包括瓦斯矿山,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山,有自燃发火危险的矿山,有冲击地压危险的矿山;
4.9全库容大于等于100m3或者坝高大于等于30m的尾矿库;
4.10国家和本省规定的其他重大危险源。
5重大危险源辨识
具体的辨识分析以各分则为主。
6重大危险源分级
6.1分级原则
重大危险源级别按照构成的规模、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社会影响程度等因素进行划分,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一级为最高级别。
6.2重大危险源分级
具体分级内容以各分部分为主。


 
第二部分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
 
1范围
本办法规定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分级的依据和方法。
本办法适用于河北省境内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和经营的单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1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40号令《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2003〕第1号《危险化学品名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2003〕第2号《剧毒化学品目录》
GB182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2268《危险货物品名表》
GBZ230《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GB20592《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急性毒性》
3术语和定义
3.1危险化学品
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
3.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3.3临界量
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化学品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危险化学品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3.4实际存在(在线)
生产装置或储存设施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或额定储存能力时,生产装置或储存设施内物质存有的量,对于事故处理的装置或备用储存设施,则不计算在内。
生产装置或储存设施停用、进行改建和扩建或工艺(储存)条件发生变化时,按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09〕第12号《河北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规定》,重新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
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进行辨识。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单元以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为单元。
单元内存在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附件1中的表1与表2中规定的临界量即定为重大危险源。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的数量根据处理危险化学品种类的多少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单元内存在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则该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则按公式(1)计算,若满足公式(1),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1
式中:q1q2...qn——每一种危险物品的实际存在量,单位为t
Q1Q2...Q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为t
5、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
5.1分级原则
采用单元内各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与其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的临界量比值,经校正系数校正后的值R之和作为分级指标。
5.2 R的计算方法
式中:
q1,q2,,qn—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单位:吨);
Q1,Q2,,Q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吨);
β1,β2,β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校正系数;
α—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厂区外暴露人员的校正系数。
5.3 校正系数β的取值
根据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同,设定校正系数β值,见表1和表2
1 校正系数β取值表
危险化学品
类别
毒性气体
爆炸品
易燃气体
其他类
危险化学品
β
见表2
2
1.5
1
注:危险化学品类别依据《危险货物品名表》中分类办法确定。
2 常见毒性气体校正系数β值取值表
毒性气体名称
一氧
化碳
二氧
化硫
环氧
乙烷
氯化氢
溴甲烷
β
2
2
2
2
3
3
4
毒性气体名称
硫化氢
氟化氢
二氧化氮
氰化氢
碳酰氯
磷化氢
异氰酸甲酯
β
5
5
10
10
20
20
20
注:未在表2中列出的有毒气体可按β=2取值,剧毒气体可按β=4取值。
5.4校正系数α的取值
根据重大危险源的厂区边界向外扩展500范围内常住人口数量,设定厂外暴露人员校正系数α值,见表3
3 校正系数α取值表
厂外可能暴露人员数量
α
100人以上
2.0
50人~99
1.5
30人~49
1.2
129
1.0
0
0.5
5.5分级办法
根据计算出来的R值,按表4确定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级别。
4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级别和R值的对应关系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级别
R
一级
R≥100
二级
100>R≥50
三级
50>R≥10
四级
R<10
 
5.6个人和社会风险值
存在以下两种情况的,按照有关办法的规定采用定量风险评价方法进行安全评估,确定个人和社会风险值:
(一)构成一级或者二级重大危险源,且毒性气体实际存在(在线)量与其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中规定的临界量比值之和大于或等于1的;
(二)构成一级重大危险源,且爆炸品或液化易燃气体实际存在(在线)量与其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中规定的临界量比值之和大于或等于1的。


 
第三部分  烟花爆竹、烟火剂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
 
1范围
本办法规定了烟花爆竹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分级的依据和方法。
本办法不适用于烟花爆竹生产所用材料、民用爆炸物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11652-2012《烟花爆竹作业安全技术规程》
GB50161—2009《烟花爆竹工程设计安全规范》
GB10631-2004《烟花爆竹安全与质量》
GB195952004《烟花爆竹引火线》
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国务院令第455号《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
3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办法。
3.1烟火药
主要由氧化剂与还原剂等组成的,燃烧、爆炸时能产生光、声、色、烟雾、气体等效果的混合物。
3.2黑火药
用硝酸钾、炭粉和硫磺或用硝酸钾和炭粉为原材料制成的一种烟火药。
3.3效果件
通过工艺制作形成的烟火药或含有烟火药的单个形体(包括药粒、药柱、药块、药包、药球、效果内筒、效果引线等),分为裸药效果件和非裸药效果件。
3.4非裸药效果件
用壳体将烟火药紧密包装后的效果件。
3.5引火线
用来点火、传火、控制时间的烟火药制品
3.6 A级产品
由专业燃放人员在特定室外空旷地点燃放、危险性很大的产品。
3.7 B级产品
由专业燃放人员在特定室外空旷地点燃放、危险性较大的产品。
3.8 C级产品
适应于室外相对开放的空间燃放、危险性较小的产品。
3.9 D级产品
适应于近距离燃放、危险性很小的产品。
3.10临界量
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化学品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危险化学品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3.11重大危险源
指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的数量及其他存在的危险能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设施和场所。
3.12烟火剂、烟花爆竹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单元
生产经营单位内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危险性建筑物划分为一个重大危险源辨识单元。
4烟火剂、烟花爆竹重大危险源辨识范围
4.1储存烟火剂、烟花爆竹的库区或者单个库房;
4.2生产、使用烟火剂、烟花爆竹的生产场所;
5烟花爆竹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
5.1烟火剂、烟花爆竹重大危险源辩识依据


表1 烟火剂、烟花爆竹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


分类
临界量(kg
烟火药
5000
黑火药
10000
裸药效果件
10000
非裸药效果件
15000
引火线
15000
A级成品
15000
B级成品
15000
C级成品
30000
D级成品
30000
6烟花爆竹重大危险源分级评定办法
2  烟花爆竹重大危险源分级评定办法
危险源等级
R=(qn/Qn)
一级重大危险源
R≥4
二级重大危险源
4﹥R≥3
三级重大危险源
3﹥R≥2
四级重大危险源
2﹥R≥1
其中:q——单元内每一种危险化学品的存在数量(kg);
Q——相对应的危险化学品的临界量(kg)


7附录:                       
烟花爆竹产品分级表
产品分级
产品分类
单个药量(不大于)
产品分级
产品分类
单个药量(不大于)
A
喷花类
 
C
喷花类
200g
吐珠类
20g(2g/发)
升空类
10g
吐珠类
 
组合烟花
1500g(内筒型单简
内径<40mm)
升空类
 
爆竹类
2.0g/个(黑火药)
0.5g/个(其他)
组合烟花类
 
小礼花类
20g
礼花弹类
 
旋转类
30g(有轴)
旋转类
 
15g(无轴)
架子烟花
 
旋转升空类
5g
B
喷花类
500g
吐珠类
80g(4g/发)
线香类
25g
升空类
30g
造型玩具类
15g
组合烟花类
3000g(内筒型单筒内径<68mm)
D
喷花类
2g
爆竹类
8g/个(黑火药)
摩擦类
20mg(拉炮类)
200mg(擦火药头类)
2g/个(其他)
400mg(擦地炮类)
小礼花类
50g
烟雾类
200g
 
旋转类
60g(有轴)
旋转类
lg
30g(无轴)
旋转升空类
20g
线香类
5g
造型玩具类
3g
 
 
第四部分 煤矿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
 
1范围
本办法规定了煤矿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分级的依据和方法。
本办法适用于河北省内各类井工煤矿的重大危险源及其安全评估。
本办法不适用于露天煤矿。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
《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安监总政法〔2008212号);
《河北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规定》(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09〕第12号);
《河北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实施办法》(冀安监管应急〔201073号)。
3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办法。
3.1地下开采
通过开掘井巷采出煤炭的工作。
3.2井工煤矿
从事地下开采的煤矿企业。
3.3煤矿重大危险源
依据本办法辨识出来的井工煤矿。
4煤矿重大危险源辨识
4.1煤矿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应当以独立生产系统的自然井为单位,有多个自然井的煤矿应当按照自然井分别进行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4.2煤矿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单元
4.2.1年产45万吨(含45万吨)及以上矿井以一个采区(盘区、带区)为辨识单元。
4.2.2年产45万吨以下矿井以一个矿井为辨识单元。
4.3煤矿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
符合下列6个条件之一的矿井,即为煤矿重大危险源。
4.3.1高瓦斯矿井;
4.3.2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4.3.3有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
4.3.4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极复杂的矿井;
4.3.5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Ⅰ类、Ⅱ类,自燃倾向性为容易自燃、自燃的矿井;
4.3.6煤层、顶板岩层冲击倾向为弱冲击倾向、强冲击倾向的矿井。
5煤矿重大危险源分级
5.1按照重大危险源的种类和能量状态下可能发生事故的最严重后果,重大危险源分为以下四级:
5.1.1一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特别重大事故的;
5.1.2二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特大事故的;
5.1.3三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的;
5.1.4四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一般事故的。
煤矿重大危险源分级评定办法
危险源等级
分级判据
一级重大危险源
可能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级重大危险源
可能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级重大危险源
可能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级重大危险源
可能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注:表中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5.2下列矿井为一级重大危险源
5.2.1高瓦斯矿井;
5.2.2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5.3其它级别矿井参考管理制度、技术措施、装备水平、教育培训、生产能力、安全状况等因素后确定矿井可能死亡人数,采用因素系数法评定等级,可分二种情况按照下式计算:
5.3.1年产45万吨(含45万吨)及以上矿井按生产采区人数计算可能死亡人数,取各采区中的最大可能死亡人数作为矿井的可能死亡人数。
5.3.2年产45万吨以下矿井按矿井当班最多人数计算可能死亡人数。
R=
其中:
R——重大危险源可能死亡人数
R1——采区(盘区、带区)当班最大人数
A——生产能力系数;A=
G——安全管理系数;G=G1+G2+G3+G4
G1——安全体系系数;有专职的矿领导,健全的机构,严谨的制度及职责,G1=1
G2——安全机构系数。有安全科(部)、通风区、“一通三防”管理机构[高瓦斯、有煤尘爆炸危险、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Ⅰ类、Ⅱ类(自燃倾向性为容易自燃、自燃)]、防突管理机构(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水管理机构(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极复杂)。符合要求G2=1,有一项缺失G2=0
G3——安全人员系数;G3=
G33G3=1G33G3=0
G4——安全培训系数;G4=
(注:计算时所有矿井不分采区,按全矿计算)
J——安全技术系数;J=J1+J2+J3+J4
J1——检测系统系数;有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束管监测系统、水文在线监测系统、水文动态观测系统等,J1=1;无煤矿安全监控系统J1=0
J2-传感器系数;传感器设置符合《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规定时J2=1,不符合《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规定时J2=0
J3——监测器系数;有通风,瓦斯,一氧化碳,氧气及(6类)其他危险因素监测仪器(并符合规定),J3=1,否则J3=0
J4——自救系数;J4=自救器个数/井下人员数,改为J41.05时,J4=1J41.05时,J4=0;(注:计算时所有矿井不分采区,按全矿计算)
C——安全绩效系数;3年内发生死亡事故C=13年内未发生死亡事故C=1.5
K——构成矿井重大危险源的因素系数;当有一种构成矿井重大危险源的因素时K=1;二种以上时K=1.2危险因素系数;
按上述公式计算后对重大危险源分级进行评定。
6附录
6.1矿井瓦斯等级划分为:(1)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以下简称突出矿井);(2)高瓦斯矿井;(3)瓦斯矿井。
6.1.1具备下列情形之一的矿井为突出矿井:(1)发生过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的;(2)经鉴定具有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煤(岩)层的;(3)依照有关规定有按照突出管理的煤层,但在规定期限内未完成突出危险性鉴定的。
6.1.2具备下列情形之一的矿井为高瓦斯矿井:(1)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大于10m3/t;(2)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大于40m3/min;(3)矿井任一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大于3m3/min;(4)矿井任一采煤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大于5m3/min
6.1.3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矿井为瓦斯矿井:(1)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小于或等于10m3/t;(2)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小于或等于40m3/min;(3)矿井各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均小于或等于3m3/min;(4)矿井各采煤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均小于或等于5m3/min
6.2煤的自燃倾向性分为容易自燃、自燃、不易自燃三类。新建矿井的所有煤层的自燃倾向性由地质勘探部门提供煤样和资料,送国家授权单位作出鉴定,鉴定结果报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及省(自治区、直辖市)负责煤炭行业管理的部门备案。生产矿井延深新水平时,必须对所有煤层的自燃倾向性进行鉴定。
6.3煤尘的爆炸性由国家授权单位进行鉴定,鉴定结果必须报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备案。新矿井的地质精查报告中,必须有所有煤层的煤尘爆炸性鉴定资料。生产矿井每延深一个新水平,应进行1次煤尘爆炸性试验工作。
6.4根据矿井受采掘破坏或者影响的含水层及水体、矿井及周边老空水分布状况、矿井涌水量或者突水量分布规律、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以及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为简单、中等、复杂、极复杂等4种(见下表)。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
分类依据
    
简单
中等
复杂
极复杂
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含水层及水体
含水层性质及补给条件
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孔隙、裂隙、岩溶含水层,补给条件差,补给来源少或极少
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孔隙、裂隙、岩溶含水层,补给条件一般,有一定的补给水源
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主要是岩溶含水层、厚层砂砾石含水层、老空水、地表水,其补给条件好,补给水源充沛
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是岩溶含水层、老空水、地表水,其补给条件很好,补给来源极其充沛,地表泄水条件差
单位涌水量
qL·s-1·m-1
q0.1
0.1q1.0
1.0q5.0
q5.0
矿井及周边老空水分布状况
无老空积水
存在少量老空积水,位置、范围、积水量清楚
存在少量老空积水,位置、范围、积水量不清楚
存在大量老空积水,位置、范围、积水量不清楚
矿井涌水量(m3·h-1
正常Q1
最大Q2
Q1180
(西北地区Q190
Q2300
(西北地区Q2210
180Q1600
(西北地区90Q1180
300Q21200
(西北地区210Q2600
600Q12100
(西北地区180Q11200
1200Q23000
(西北地区600Q22100
Q12100
(西北地区
Q11200
Q23000
(西北地区
Q22100
突水量Q3m3·h-1
Q3600
600Q31800
Q31800
开采受水害
影响程度
采掘工程不受水害影响
矿井偶有突水,采掘工程受水害影响,但不威胁矿井安全
矿井时有突水,采掘工程、矿井安全受水害威胁
矿井突水频繁,采掘工程、矿井安全受水害严重威胁
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
防治水工作简单
防治水工作简单或易于进行
防治水工程量较大,难度较高
防治水工程量大,难度高
6.5冲击倾向性
6.5.1煤层冲击倾向性按煤的冲击倾向指数值的大小分3类,类别、名称及指数见下表:
煤层冲击倾向性分类
类别
Ⅰ类
Ⅱ类
Ⅲ类
名称
无冲击倾向
弱冲击倾向
强冲击倾向
指数
动态破坏时间ms
     
弹性能量指数
     
冲击能量指数
     
注:当DTWETKE的测定值发生矛盾时,应增加试件数量,其分类可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或概率统计的方法进行。
6.5.2顶板岩层冲击倾向性按弯曲能量指数值的大小分3类,见下表:
顶板岩层冲击倾向性分类及指数
类别
Ⅰ类
Ⅱ类
Ⅲ类
冲击倾向
弯曲能量指数/KL
     
 


 
第五部分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
 
1范围
本办法规定了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分级的依据和方法。
本办法不适用于从事液态或气态矿藏、煤系或与煤共生矿藏、砖瓦粘土和河道砂石开采的企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16423-200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
GB12719-91《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
AQ2033-2011《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紧急避险系统建设规范》
3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办法。
3.1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
以平硐、斜井、斜坡道、竖井等作为出入口,深入地表以下,开采金属矿物、放射性矿物以及化工原料、建筑材料、冶金辅助原料、耐火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物(煤炭除外)的矿山。
3.2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重大危险源
依据本办法辨识出来的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
4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和分级方法
4.1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
符合下列6个条件之一的矿井,即为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重大危险源。
4.1.1水文地质复杂,采掘工程和矿井安全受水害威胁的矿井
地下矿山符合以下四个条件之一者,则达到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
1)以岩溶含水层充水为主的矿井;
2)矿井年平均涌水量达到800立方米/小时以上的矿井;
3)矿区和附近地表水与地下水有水力联系,对矿井充水造成威胁的矿井;
4)主要矿体位于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以下,地形和地质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聚集的矿井。
4.1.2瓦斯矿井
在开采过程中,检验检测中有瓦斯的矿井。
4.1.3冒顶危险矿井
采空区未经处理或只进行了局部处理,连续采空区体积达到100×104m3以上的矿井。
4.1.4有自燃发火危险矿井
矿井开采的硫化矿石可能发生自燃,井下有发生自燃火灾的危险。
4.1.5岩爆矿井
在开采过程中发生过岩爆的矿井。
4.1.6 300以上矿井
开采深度达到300以上的矿井。
4.2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
4.2.1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重大危险源的评价指数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重大危险源的评价指数为:
P[A]·[R]
其中,[A]为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重大危险源的评价指标集,[R]21项评价指标权重集。
[A]={开拓方式C11,开采深度C12,矿井风量C13,是否是三下开采C14,矿井是否是瓦斯矿井C21,矿石是否是有自然发火危险性C22,矿石稳固性C23,围岩稳固性C24,是否有岩爆危害C25,是否超过300C26,采空区处理C27,含水层性质及补给条件C28,年平均涌水量C29,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C30,井下炸药最大存放量C31,地面炸药最大存放量C32,井下油品最大存放量C33,特种设备自动化程度情况C41近三年内伤亡事故情况C51,矿尘是否有爆炸性C52,井下同时作业人数C53
[R][ri]Ti1,2,……,21ri为第i个评价指标权重。
具体的指标和权重值见附录。
4.2.2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评价指数与等级对应关系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重大危险源分为4级,与P值对应关系如下表。
表1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评价指数与等级对应表
金属非金属矿井重大危险源级别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评价指数
7≤P≤9
5≤P<7
4≤P<5
1≤P<4


5附 录
5.1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评价指标
指标分为5类,共21项,其指标体系见下表。
表1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评价指标分类

 

开拓开采

B1
 
矿井易燃易爆材料B3
地质和特殊灾害
B2
特种设备指标B4
其他指标
B5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重大危险源评估分级指标A

文本框: 开拓方式C11文本框: 开采深度C12文本框: 是否是三下开采C14文本框: 矿井风量C13文本框: 矿井是否是瓦斯矿井C21文本框: 矿石是否有自燃发火危险性C22文本框: 矿石稳固性C23文本框: 围岩稳固性C24文本框: 是否有岩爆危害C25文本框: 是否超过300米C26文本框: 采空区处理程度C27文本框: 含水层性质及补给条件C28文本框: 年平均涌水量C29文本框: 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C30文本框: 井下炸药最大存放量C31文本框: 地面炸药最大存放量C32文本框: 井下油品最大存放量C33文本框: 特种设备自动化程度C41文本框: 近三年内伤亡事故情况C51文本框: 矿尘是否有爆炸性C52文本框: 井下同时作业人数C53

 

 
5.1.1开拓开采B1
开拓开采指标有4个:开拓方式C11、开采深度C12、矿井风量C13、是否是三下开采(指矿井是否是在建筑物下、水体下或铁路下开采)C14
开拓方式C11
开拓方式
平硐
斜井
竖井
相对危险指数
1
5
9
开采深度(单位米)C12
开采深度
D150
150D<300
300D<450
450D<600
D600
相对危险指数
1
3
5
7
9
矿井风量(单位m3/minC13
矿井风量是否满足要求,主要考虑矿井总进风量、矿井有效风量率、井下同时作业最多人数、井下柴油设备数量等指标。简化的计算方法如下:
矿井风量合格程度(W)=(矿井总进风量×矿井有效风量率)/[k×(井下同时作业最多人数×4+井下柴油机设备数量×平均每台柴油机马力数×3]
上式中k为风量备用系数,可取1.25。为了简便,矿井有效风量率取0.75,平均每台柴油机马力数取150
矿井风量合格程度
W1.5
1.2W<1.5
1W<1.2
0.8W<1
W0.8
相对危险指数
1
3
5
7
9
是否是三下开采C16
是否是三下开采
相对危险指数
1
9
5.1.2地质和特殊灾害矿井B2
矿井是否是瓦斯矿井C21
矿井是否是瓦斯矿井
相对危险指数
1
9
矿石是否是有自然发火危险性C22
矿石是否是有自然发火危险性
相对危险指数
1
9
矿石稳固性C23
矿石稳固性
很稳固
稳固
中等稳固
不稳固或极不稳固
相对危险指数
1
3.6
6.3
9
围岩稳固性C24
围岩稳固性
很稳固
稳固
中等稳固
不稳固或极不稳固
相对危险指数
1
3.6
6.3
9
是否有岩爆危害C25
是否有岩爆危害
相对危险指数
1
9
是否超过300C26
是否超过300
相对危险指数
1
9
采空区处理程度C27
采空区处理
完全处理
部分处理
未处理
相对危险指数
1
5
9
含水层性质及补给条件C28
含水层性质及补给条件
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为孔隙、裂隙、溶隙含水层,含水小,补给条件差,补给水源少或极少。
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为孔隙、裂隙、溶隙含水层,含水中等,补给条件一般,有一定的补给水源。
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主要是灰岩岩溶、溶洞含水层,厚层砂砾石含水层,含水丰富,其补给条件好,补给水源充沛。
相对危险指数
1
3
9
年度平均涌水量(单位m3/hC29
单位涌水量
S<100
100≤S<300
300≤S<1200
S≥1200
相对危险指数
1
3
7
9
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C30
开采受水害影响
程度
采掘工程一般不受水害影响
采掘工程受水害影响,但不威胁矿井安全
采掘工程、矿井安全受水害威胁
相对危险指数
1
5
9
5.1.3矿井易燃易爆材料B3
矿井易燃易爆材料指标有3个:井下炸药最大存放量C31、地面炸药最大存放量C32、井下油品最大存放量C33
井下炸药最大存放量(单位吨)C31
井下炸药最大存放量
Z1
1≤Z<2
2≤Z<3
3≤Z<5
Z≥5
相对危险指数
1
3
5
7
9
地面炸药最大存放量(单位吨)C32
地面炸药最大存放量
Y2
2≤Y<4
4≤Y<6
6≤Y<10
Y≥10
相对危险指数
1
3
5
7
9
井下油品最大存放量(单位公斤)C33
井下油品最大存放量
K50
50K<100
100K<200
200K<400
K400
相对危险指数
1
3
5
7
9
5.1.4特种设备指标B4
特种设备指标有:特种设备自动化程度情况C41
特种设备自动化程度情况C41
特种设备自动化程度
高度自动化
半自动化
自动化程度较低
相对危险指数
1
5
9
5.1.5其他指标B5
其他指标有三个:近三年内伤亡事故情况C51、矿尘是否有爆炸性C52、井下同时作业人数C53
近三年内伤亡事故情况C51
伤亡指数Q20×死亡人数+重伤人数+轻伤人数
伤亡指数
Q<20
20Q<40
40Q<60
60Q<80
Q80
相对危险指数
1
3
5
7
9
矿尘是否有爆炸性C52
矿尘是否有爆炸性
相对危险指数
1
9
井下同时作业人数C53
井下同时作业人数
J30
30J<50
50J<70
70J<90
J90
相对危险指数
1
3
5
7
9
5.2 评价指标权重值
评价分级21个指标权重如下表。


2 评价分级指标权重
序号
指标
权重
1
开拓方式r1
0.0161
2
开采深度r2
0.0305
3
矿井风量r3
0.0531
4
是否是三下开采r4
0.0506
5
矿井是否是瓦斯矿井r5
0.1120
6
矿石是否是有自然发火危险性r6
0.0447
7
矿石稳固性r7
0.0279
8
围岩稳固性r8
0.0279
9
是否有岩爆危害r9
0.1050
10
是否超过300r10
0.031
11
采空区处理r11
0.030
12
含水层性质及补给条件r12
0.0758
13
年平均涌水量r13
0.0379
14
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r14
0.1105
15
井下炸药最大存放量r15
0.0356
16
地面炸药最大存放量r16
0.0178
17
井下油品最大存放量r17
0.0365
18
特种设备自动化程度r18
0.0255
19
近三年内伤亡事故情况r19
0.0680
20
矿尘是否有爆炸性r20
0.0127
21
井下同时作业人数r21
0.0509
21项评价指标权重和
1.0000
 


 
第六部分 尾矿库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办法
 
1范围
本办法规定了尾矿库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和分级方法。
本办法适用于金属非金属矿产采选企业或组织。
本办法不适用于核原料矿山。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办法的引用而成为本办法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办法,然而,鼓励根据本办法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办法。
AQ2006-2005《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
YS5418-95《尾矿设施施工及验收规程》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8号《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3术语和缩略语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办法。
3.1尾矿库
是指筑坝拦截谷口或围地构成的用以贮存金属非金属矿山进行矿石选别后排出尾矿的场所。
3.2全库容
某坝顶标高时尾矿库的全部库容,包括有效库容、死水库容、蓄水库容、调洪库容和安全库容等五部分。
3.3有效库容
某坝顶标高时,初期坝内坡面、堆坝外坡面以里(对下游式尾矿筑坝则为坝内坡面以里),沉积滩面以下,库底以上的空间,即容纳尾矿的库容。
3.4调洪库容
某坝顶标高时,最高沉积滩面、库底、正常水位三者以上,最高洪水位以下的空间。
3.5总库容
设计最终堆积标高时的全库容。
3.6尾矿坝
贮存尾矿和水的尾矿库外围坝体构筑物,一般指初期坝和堆积坝。
3.7初期坝
基建中用当地材料筑成的,作为堆积坝的排渗体和支撑体的坝。
3.8堆积坝
生产过程中在初期坝坝顶以上用尾矿充填堆筑而成的坝。
3.9上游式(尾矿筑坝法)
在初期坝上游方向充填堆积尾矿的筑坝方式。
3.10中线式(尾矿筑坝法)
在初期坝轴线处用旋流分级粗砂冲积尾矿的筑坝方式。
3.11下游式(尾矿筑坝法)
在初期坝下游方向用旋流分级粗砂冲积尾矿的筑坝方式。
3.12沉积滩
水力冲积尾矿形成的沉积体表层,常指露出水面部分。
3.13滩顶
沉积滩面与堆积坝外坡的交线,为沉积滩的最高点。
3.14滩长
由滩顶至库内水边线的距离。
3.15坝高
对初期坝和中线式、下游式筑坝为坝顶与坝轴线处坝底的高差。
3.16总坝高
与总库容相对应的最终堆积标高时的坝高。
3.17堆坝高度或堆积高度
尾矿堆积坝坝顶与初期坝坝顶的高差。
3.18最小干滩长度
设计洪水位时的干滩长度。
3.19最小安全超高
尾矿坝沉积滩顶至设计洪水位的高差。
尾矿库重大危险源辨识
4.1 辨识依据
尾矿库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是尾矿库的总库容或总坝高,见表1
1  辨识依据
 
临界值
库容
100×104立方米
总坝高
30
满足上述条件之一的即为尾矿库重大危险源。
4.3 尾矿库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
4.3.1尾矿库重大危险源评价指数
尾矿库重大危险源评价指数如下:
P[A]·[R]
其中,[A]为尾矿库重大危险源的快速评价指标集,[R]为尾矿库重大危险源指标权重集。
[A]={尾矿库总库容D111,尾矿库总坝高D112,尾矿库等别D113,尾矿库已使用年限D114,坝址区地震基本烈度D121,库周山体有无产生滑坡或泥石流的条件D122,库区是否处于岩溶或裂隙发育地区D123,多年平均降水量D124,最大一日降水量D125,尾矿库安全度分类D211,最小干滩长度D212,最小安全超高D213,尾矿坝的状况D214,尾矿坝的渗流情况D215,尾矿坝外坡坡比状况D216,尾矿库防洪办法D221,尾矿坝观测系统D222,库区有无影响尾矿库安全的外界人为因素D223
[R][ri]Ti12……18
ri为第i个评价指标权重。
具体的指标和权重值见附录。
4.3.2尾矿库重大危险源评价指数与等级对应关系
尾矿库重大危险源分为4级,与P值对应关系如表2
2  尾矿库重大危险源级别
尾矿库重大危险源级别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评价指数
7P9
5P<7
4P<5
1P<4
5附录
5.1尾矿库重大危险源评价指标
指标共18个,见下图。分固有危险性指标和现实危险性指标两类。固有危险性指标共9个,可分为尾矿库自身固有危险指标(4个)和尾矿库区自然固有危险指标(5个)两类。现实危险性指标共9个,可分为尾矿库安全度评价指标(共6个)和尾矿库其他隐患指标(共3个)两类。
3 尾矿库重大危险源评价指标

 

自身固有危险指标C11

 
安全度评价指标C21
外部固有危险指标C12
其他隐患指标C22
尾矿库重大危险源评估分级指标A
尾矿库固有危险指标B1
尾矿库现实危险指标B2

文本框: 尾矿库全库容D111文本框: 尾矿库总坝高D112文本框: 尾矿库已使用年限D114文本框: 尾矿库危害程度分类D113文本框: 坝址区地震基本烈度D121文本框: 库周山体有无产生大的滑坡或泥石流条件D122文本框: 库区是否处于岩溶或裂隙发育地区D123文本框: 多年平均降水量D124文本框: 最大一日降水量D125文本框: 尾矿库安全度分类D211文本框: 最小干滩长度D212文本框: 最小安全超高D213文本框: 尾矿坝的状况D214文本框: 尾矿坝的渗流情况D215文本框: 尾矿坝外坡坡比状况D216文本框: 尾矿库防洪标准D221文本框: 尾矿坝观测系统D222文本框: 库区有无影响尾矿库安全的外界人为因素D223

 


5.1.1尾矿库固有危险性指标B1
1)尾矿库自身固有性危险指标C11
尾矿库总库容(单位万m3D111
全库容
V100
100V1000
1000V10000
V10000
相对危险指数
1
3.6
6.3
9
尾矿库总坝高(单位mD112
尾矿库坝高
H30
30H60
60H100
H100
相对危险指数
1
3.6
6.3
9
尾矿库等别D113
尾矿库等别对应危害程度分为4类,对应相对危险指数如下。
尾矿坝危害程度分类
四等库
三等库
二等库
一等库
相对危险指数
1
3.6
6.3
9
尾矿库已使用年限D114
尾矿库已使用年限
N5
5N8
8N10
N10
相对危险指数
1
3.6
6.3
9
2)尾矿库外部固有性危险指标C12
坝址区地震基本烈度D121
坝址区地震基本烈度
5
6
7
8
9以上
相对危险指数
1
3
5
7
9
库周山体有无产生滑坡或泥石流的条件D122
库周山体有无产生滑坡或泥石流的条件
相对危险指数
1
9
库区是否处于岩溶或裂隙发育地区D123
库区是否处于岩溶或裂隙发育地区D123的相对危险指数量化表
库区是否处于岩溶或裂隙发育地区
相对危险指数
1
9
多年平均降水量(mm/年)D124
多年平均降水量
R<400
400R650
650R900
900R1150
R1150
相对危险指数
1
3
5
7
9
最大一日降水量(mmD125
最大一日降水量
Rd<50
50Rd70
70Rd90
90Rd110
Rd110
相对危险指数
1
3
5
7
9
5.1.2尾矿库现实危险性指标B2
1)尾矿库安全度评价指标C21
尾矿库安全度分类D211
尾矿库安全度分类主要根据尾矿库的防洪能力和尾矿坝坝体的稳定性确定。
尾矿库安全度分类
正常库
病库
险库或危库
相对危险指数
1
7
9
最小干滩长度D212
最小干滩长度(m)反映尾矿库的抗洪能力和尾矿坝坝体的稳定性。
上游式尾矿坝最小干滩长度要求
尾矿库等别
最小干滩长度
150
100
70
50
40
下游式、中线式尾矿坝最小干滩长度要求
尾矿库等别
最小干滩长度
100
70
50
35
25
如果尾矿库处于地震区,最小干滩长度则还需根据地震基本烈度加(0.51.5)干滩平均坡度。
K=实际最小干滩长度/要求最小干滩长度,则K表示最小干滩长度符合程度。
最小干滩长度D212的相对危险指数量化表
最小干滩长度符合程度
K1
0.9K1
K0.9
相对危险指数
1
7
9
最小安全超高D213
最小安全超高反映尾矿库的抗洪能力。
尾矿坝最小安全超高要求
尾矿库等别
最小安全超高
1.5
1.0
0.7
0.5
0.4
如果尾矿库处于地震区,最小安全超高则还需根据地震基本烈度加0.51.5
K=实际安全超高/要求安全超高,则K表示最小安全超高符合程度。
最小安全超高D213的相对危险指数量化表
最小安全超高符合程度
K≥1
0.9≤K1
K0.9
相对危险指数
1
7
9
尾矿坝的状况D214
指尾矿坝有无局部坍滑或隆起,坝面有无冲刷、塌坑等不良现象,检查坝体有无纵、横向裂缝。坝体出现裂缝时,应查明裂缝的长度、宽度、深度、走向、形态和成因,判定危害程度。坝的轮廓尺寸,变形,裂缝、滑坡和渗漏、坝面保护等。检查坝肩截水沟和坝坡排水沟断面尺寸,沿线山坡稳定性,护砌变形、破损、断裂和磨蚀,沟内淤堵等;检查坝坡土石覆盖保护层实施情况。
尾矿坝的状况
很好
一般
相对危险指数
1
3.6
6.3
9
判断办法:
很好:尾矿坝的轮廓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坝面排水沟及坝端截水沟设置完整、畅通,坝坡土石覆盖保护层完好;
好:堆积坝的整体外坡坡比陡于设计规定值,但对坝体稳定影响较小,或虽符合设计规定,但部分高程上堆积边坡过陡;堆积坝外坡冲蚀形成冲沟;坝面排水沟及坝端截水沟设置完整但存在局部损坏、淤堵现象;
一般:坝体出现浅层滑动迹象;堆积坝的整体外坡坡比陡于设计规定值,且相差较大;坝面出现较多的局部纵向或横向裂缝;堆积坝外坡冲蚀形成较多或较大的冲沟,坝面排水沟及坝端截水沟设置不完整
差:坝体出现深层滑动迹象;堆积坝的整体外坡坡比陡于设计规定值,且相差大;坝面出现较多、较大的局部纵向或横向裂缝;坝面排水沟及坝端截水沟设置不完整且存在局部损坏、淤堵现象;
尾矿坝的渗流情况D215
指尾矿坝坝面或下游有无发生沼泽化,有无产生管涌、流土,有无不正常的渗流及渗流量是否增大,等等。查明坝面浸润线出逸点位置、范围和形态。查明排渗设施是否完好、排渗效果及排水水质,查明有无渗漏出逸点,出逸点的位置、形态、流量及含沙量等。
尾矿坝的渗流情况
少量
中等
浸润线埋深对应值(m
68
45
23
2以内
相对危险指数
1
3.6
6.3
9
尾矿坝外坡坡比状况D216
K=实际尾矿坝外坡坡比/要求尾矿坝外坡坡比,则K表示尾矿坝外坡坡比符合程度。
尾矿坝外坡坡比D216的相对危险指数量化表
尾矿坝外坡坡比符合程度
K1
1K1.15
1.15K1.35
1.35K
相对危险指数
1
3
7
9
2)尾矿库其他隐患指标C22
尾矿库防洪办法D221
尾矿库防洪办法反映尾矿库的设计抗洪能力。依据《防洪办法》(GB5020194)第4.0.5条确定。
10 尾矿库等级和防洪办法
等别
防洪办法[重现期(年)]
设计
校核
 
20001000
200100
1000500
10050
500200
5030
200100
3020
10050
当尾矿库一旦失事,对下游城镇、工矿企业、交通运输等设施会造成严重危害,或有害物质会大面积扩散的,应按上表规定的防洪办法提高一等或二等。
11 防洪办法D221的相对危险指数量化表
防洪办法是否符合要求
符合
不符合
相对危险指数
1
9
尾矿坝监测系统D222
指尾矿坝是否设有的长期监测系统,尾矿坝浸润线位置监测、渗水量和水质监测、坝体位移监测、坝体孔隙水压力、排洪和回水等构筑物的观测等监测项目是否齐全。
尾矿坝的状况
观测项目齐全
观测项目不全
无观测系统
相对危险指数
1
5
9
库区有无影响尾矿库安全的外界人为因素D223
指库区有无影响尾矿库安全的采矿、爆破、炸鱼、滥伐、滥垦、滥牧、滥挖尾矿、违章建筑、违章施工等现象。
库区有无影响尾矿库安全的外界人为因素
偶尔有
经常有
相对危险指数
1
5
9
5.2评价指标权值
18个评价指标对尾矿库整体危险性评价的权重,按各因素在各层次的权重自上而下乘积求出。各因素对尾矿库整体危险性评价的权重如下表。


 
序号
 
权重
1
尾矿库全库容r1
0.1084
2
尾矿库坝高r2
0.1084
3
尾矿库危害程度分类r3
0.1834
4
尾矿库已使用年限r4
0.0440
5
坝址区地震基本烈度r5
0.0688
6
库周山体有无产生滑坡或泥石流的条件r6
0.0416
7
库区是否处于岩溶或裂隙发育地区r7
0.0219
8
多年平均降水量r8
0.0416
9
最大一日降水量r9
0.0482
10
尾矿库安全度分类r10
0.0985
11
最小干滩长度r11
0.0310
12
最小安全超高r12
0.0310
13
尾矿坝的状况r13
0.0352
14
尾矿坝的渗流情况r14
0.0310
15
尾矿坝外坡坡比情况r15
0.0234
16
尾矿库防洪办法r16
0.0208
17
尾矿坝观测系统r17
0.0208
18
库区有无影响尾矿库安全的外界人为因素r18
0.0420
18个评价指标权重和
1.0000
 


 
第七部分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锅炉重大危险源
辨识与分级
 
1范围
本办法规定了压力容器、压力管道、锅炉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的方法。
本办法适用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范围内在用压力容器、压力管道、锅炉的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49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安监管协调字〔2005125号《关于规范重大危险源监督与管理工作的通知》
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09〕第12号《河北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规定》
TSGR0001《非金属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R0002《超高压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R0004《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D0001《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
TSGD5001《压力管道使用登记管理规则》
HG20660《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
GBZ230《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3术语和定义
3.1压力容器
是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
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且工作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2.5MPa·L,且盛装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以及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其办法沸点的液体的固定式容器;盛装公称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2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1.0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办法沸点等于或者低于60液体的气瓶等。压力容器按设计压力大小分为四个压力等级,具体划分如下:低压容器0.1MPap1.6MPa;
中压容器1.6MPap10.0MPa;
高压容器10MPap100MPa;
超高压容器p100MPa
3.2压力管道
是指利用一定的压力,用于输送气体或者液体的管状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的气体、液化气体、蒸汽介质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办法沸点的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大于25mm的管道。
3.3长输管道
长输管道包括油气长输管道和危险化学品长输管道。
油气长输管道是指产地、储存库、用户间用于输送油、气介质的管道。
危险化学品长输管道,是指穿越厂区外公共区域的危险化学品输送管道。
3.4公用管道
是指城市、乡镇、工业厂矿生活区范围内用于公用事业或民用的燃气管道和热力管道。
3.5工业管道
指生产经营单位所属的用于输送工艺介质的工艺管道、公用工程管道及其他辅助管道。
3.6压力管道登记单元
按照《压力管道使用登记管理规则》中规定《使用登记表》按照压力管道名称,即登记单元填写,压力管道的登记单元确定原则如下:
3.6.1设计管线标编号从始端至终端的所有管段;
3.6.2物流输送的形式,以物流从流出设备至流入设备之间的每条管道;
3.6.3装置、系统形式,以装置和系统内、外进行划分,以装置和系统内(或者装置和系统外)每条管道;
3.6.4长输管道以站与站之间的管道为登记单元;公用管道中燃气管道的登记单元可参照长输管道确定。
3.7锅炉
是指利用各种燃料、电或者其他能源,将所盛装的液体加热到一定的参数,并对外输出热能的设备,其范围规定为容积大于或者等于30L的承压蒸汽锅炉;出口水压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且额定功率大于或者等于0.1MW的承压热水锅炉。
4重大危险源辨识
4.1压力容器重大危险源辨识
4.1.1辨识单元确定
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内单台压力容器为一个辨识单元。
4.1.2压力容器重大危险源辨识
属下列条件之一的压力容器,评定为压力容器重大危险源:
1)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或中度危害的三类压力容器;
2)易燃介质,最高工作压力≥0.1MPa,且PV100MPa×m3的压力容器。
4.2 压力管道重大危险源辨识
4.2.1辨识单元确定
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每个登记单元的压力管道为一个辨识单元。
4.2.2压力管道重大危险源辨识
属下列条件之一的压力管道,评定为压力管道重大危险源:
1)长输管道
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气体,且设计压力大于1.6MPa的管道;
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液体介质,输送距离大于等于200km且管道公称直径≥300mm的管道。
2)公用管道
中压和高压燃气管道,且公称直径≥200mm
3)工业管道
输送GBZ230中(或HG20660),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气体、液化气体介质,且公称直径≥100mm的管道;
输送GBZ230中(或HG20660)极度、高度危害液体介质、GB50160GB50016中规定的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可燃气体,或甲类可燃液体介质(包括液化烃),且公称直径≥100mm,设计压力≥4MPa的管道;
输送其他可燃、有毒流体介质,且公称直径≥100mm,设计压力≥4MPa,设计温度≥400的管道。
4.3锅炉重大危险源辨识
4.3.1辨识单元确定
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内的一台锅炉为一个辨识单元。
4.3.2锅炉重大危险源辨识
属下列条件之一的锅炉,评定为锅炉重大危险源:
1)单台额定蒸汽压力≥2.5MPa,且额定蒸发量≥10t/h的蒸汽锅炉;
2)额定出水温度≥120,且额定功率≥14MW的热水锅炉。
5重大危险源分级
5.1 压力容器重大危险源分级
压力容器重大危险源分为四个等级,分级评定条件见表5.1。同一压力容器重大危险源同时符合多项分级评定条件时,按符合最高重大危险源等级对应的分级评定条件进行分级。
表1  压力容器重大危险源分级评定条件
重大危险源等级
对应的分级评定条件
一级
属下列条件之一的压力容器重大危险源:
1)盛装易燃介质的超高压容器;
2)盛装GBZ230中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的三类压力容器;
3)盛装易燃介质,最高工作压力≥0.1MPa,且PV500MPam3的压力容器。
二级
属下列条件之一的压力容器重大危险源:
1)盛装易燃介质的高压容器;
2)盛装GBZ230中介质毒性程度为高度危害的三类压力容器;
3)盛装易燃介质,最高工作压力≥0.1MPa,且500MPa·m3PV350MPa·m3的压力容器。
三级
属下列条件之一的压力容器重大危险源:
1)盛装GBZ230中介质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的三类压力容器;
2)盛装易燃介质,最高工作压力≥0.1MPa,且350MPa·m3PV200MPa·m3的压力容器。
四级
其他
5.2 压力管道重大危险源分级
压力管道重大危险源分为四个等级,分级评定条件见表5.2。同一压力管道重大危险源同时符合多项分级评定条件时,按符合最高重大危险源等级对应的分级评定条件进行分级。
 
2 压力管道重大危险源分级评定条件
重大危险源等级
对应的分级评定条件
一级
属下列条件之一的压力管道重大危险源:
1)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气体,且设计压力>4MPa的长输管道;
2)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液体介质,输送距离≥200km,且公称直径>600mm的长输管道;
3)公称直径>800mm,且工作压力为中压和高压的公用燃气管道;
4)输送GBZ230中,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高度危害的气体,且公称直径大于500mm的工业管道;
5)输送GBZ230中,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液体介质、GB50160GB50016中规定的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可燃气体,或甲类可燃液体介质(包括液化烃),且公称直径>400mm,并且设计压力≥4MPa的工业管道;
6)输送其他可燃、有毒流体介质,且公称直径>400mm,设计压力≥4MPa,设计最高工作温度大于等于400的工业管道。
二级
属下列条件之一的压力管道重大危险源:
1)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气体,设计压力>2.5MPa且≤4.0MPa的长输管道;
2)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液体介质,输送距离≥200km,公称直径>500mm且≤600mm的长输管道;
3)公称直径>500mm且≤800mm,工作压力为中压和高压的公用燃气管道;
4)输送GBZ230中,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高度危害的气体,公称直径>400mm且≤500mm的工业管道;
5)输送GBZ230中,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液体介质、GB50160GB50016中规定的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可燃气体,或甲类可燃液体介质(包括液化烃),公称直径>300mm且≤400mm,并且设计压力≥4MPa的工业管道;
6)输送其他可燃、有毒流体介质,公称直径>300mm且≤400mm,设计压力≥4MPa,设计温度≥400的工业管道。
三级
属下列条件之一的压力管道重大危险源:
1)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气体,设计压力>1.6MPa且≤2.5MPa的长输管道;
2)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液体介质,输送距离≥200km,公称直径>300mm且≤500mm的长输管道;
3)公称直径>300mm且≤500mm,工作压力为高压、中压的公用燃气管道;
4)输送GBZ230中,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高度危害的气体,公称直径>200mm且≤400mm的工业管道;
5)输送GBZ230中,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液体介质、GB50160GB50016中规定的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可燃气体,或甲类可燃液体介质(包括液化烃),公称直径>200mm且≤300mm,并且设计压力≥4MPa的工业管道;
6)输送其他可燃、有毒流体介质,公称直径>200mm且≤300mm,设计压力≥4MPa,设计温度≥400的工业管道。
四级
其他
5.3锅炉重大危险源分级
锅炉重大危险源分为四个等级,分级评定条件见表5.3


3 锅炉重大危险源分级评定条件
重大危险源等级
对应的分级评定条件
一级
额定工作压力≥17MPa的蒸汽锅炉,且蒸发量≥10t/h
二级
额定工作压力≥9.8MPa且<17MPa的蒸汽锅炉,且蒸发量≥10t/h
三级
属下列条件之一的锅炉重大危险源:
1)额定工作压力≥4MPa且<9.8MPa的蒸汽锅炉,且蒸发量≥10t/h
2)额定出水温度≥150的热水锅炉。
四级
其他
 


 
第八部分 工业企业煤气管道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
 
1范围
本办法规定了工业企业煤气管道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的方法。
本办法适用于输送煤气介质工业管道的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
本办法不适用于城市煤气干管、支管和庭院管网及调压设施、液化石油气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安监总管四〔2010125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冶金企业煤气安全技术管理的有关规定》
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09〕第12号《河北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规定》
GBZ230《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GB6222《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
3术语和定义
3.1工业企业煤气管道
指生产经营单位用于输送煤气且不构成压力管道的工业管道。
3.2工业管道
指生产经营单位所属的用于输送工艺介质的工艺管道、公用工程管道及其他辅助管道。
4重大危险源辨识
4.1辨识单元确定
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内具有起至点(厂房外)的单段煤气管道为一个辨识单元。
4.2辨识对象
对于一个辨识单元中的变径煤气管道,若大管径部分管道长度大,则按大管径部分辨识;若小管径部分管道长度大,则按小管径部分辨识。
4.3煤气工业管道重大危险源辨识
公称直径≥1600mm的煤气管道,评定为工业企业煤气管道重大危险源。
5重大危险源分级
工业企业煤气管道重大危险源分为四个等级,分级评定条件见表1
1 工业企业煤气管道重大危险源分级评定条件
煤气管道
重大危险源等级
对应的分级评定条件
一级
公称直径≥3600mm
二级
3000mm公称直径3600mm
三级
2000mm公称直径3000mm
四级
1600mm公称直径2000mm
 
    查看次数: